存两年不如存一年?多家银行中短期限存款利率罕见倒挂
并非普遍现象,而是特定银行基于自身负债结构采取的短期策略。
来到银行存钱,却发现存两年不如存一年划算。近期在山西工作的李先生就遇到了这一尴尬情况,他常存款的某家农商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刚刚上调为 1.75%,两年期定存利率却 " 按兵不动 ",仅有 1.45%,两者 " 倒挂 " 约 30BP(基点)。
与以往三年期、五年期存款利率 " 倒挂 " 不同,利率 " 倒挂 " 似乎已蔓延至中短期限存款。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,近期怀仁农商行、朔州农商行、陵川县联社、瑞穗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的一年期、两年期存款利率都出现持平或 " 倒挂 "。
业内人士认为,出现 " 倒挂 " 或与多重因素有关:一方面,最近恰逢银行 " 开门红 " 冲刺阶段,部分农商行为加大揽储力度,阶段性调高了一年期存款利率;另一方面,业内预期未来存款利率将持续走低,在这一情况下银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,不再愿意吸收更多长期资金。
不过,多位受访业内人士也认为,一年期、两年期存款利率 " 倒挂 " 并非普遍现象,而是特定银行基于自身负债结构采取的短期策略。
多家银行一年期、两年期定存利率倒挂
存款两年反不如一年利率高?近期多家中小银行的一年期、两年期定存利率出现 " 倒挂 "。
1 月 22 日起,朔州农商行在春节前对部分定期存款利率进行了上调。此前,该行一年期、两年期、三年期、五年期 " 整存整取 " 存款产品利率分别为 1.4%、1.45%、1.9%、1.9%。调整后,该行一年期利率上调 35BP 至 1.75%,三年期利率上调 25BP 至 2.15%,不仅三年期与五年期利率出现 " 倒挂 ",一年期与两年期利率也 " 倒挂 "。
无独有偶,怀仁农商行也在同日调整存款利率,调整后一年期、两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 1.75%、1.45%,三年期、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 2.15%、1.9%,均出现利率 " 倒挂 "。
(图片来源:山西怀仁农商行)
除 " 倒挂 " 外,也有银行的一年期、两年期存款利率持平。例如,广东南澳农商银行 2 月 1 日发布公告称,调整人民币存款的挂牌利率。调整后,该行一年期、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 1.6%。
据记者不完全梳理,近一个月来,怀仁农商行、朔州农商行、陵川县联社、瑞穗银行、广东南澳农商银行 5 家银行新公布的存款利率均出现一年期、两年期持平或 " 倒挂 " 情况。
存款利率 " 倒挂 " 并非新鲜事,但此前多集中在三年期、五年期存款利率上。例如,2022 年 6 月,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三家银行整存整取三年期与五年期最高利率分别为 3.15% 和 2.75%,前者比后者高出 40BP。此后,中小银行中长期限存款利率也陆续出现 " 倒挂 "。据第一财经报道,去年 3 月,包括保德农商行、新疆天山农商行在内的多家中小银行五年期、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现持平或 " 倒挂 "。(详见《存款利率倒挂、智能通知存款关停,中小银行压降负债端成本》)
一名股份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,此前三年期、五年期存款利率 " 倒挂 " 主要是为了调整存款的期限结构。但目前市场上一年期、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" 倒挂 " 还是较为罕见。
业内称并非普遍现象
" 出现‘倒挂’或许与银行开门红阶段冲刺业绩,阶段性上调存款利率有关。" 广东一名农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,近期出现 " 倒挂 " 的多为农商行,其客群多为农村居民,对高息定期存款的偏好较强。因此不少农商行之前也热衷在 " 开门红 " 阶段,调高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揽储。有些银行选择将揽储重点放在一年期定存上,因此阶段性调高利率,间接导致利率 " 倒挂 "。
此外,业内预期未来存款利率将持续走低,或也是出现利率 " 倒挂 " 现象的关键因素。据记者梳理,2022 年 4 月起,我国进入存款 " 降息 " 通道。全国性大行在 2022 年 9 月、2023 年 6 月、2023 年 9 月、2023 年 12 月、2024 年 7 月、2024 年 10 月六次集中下调挂牌存款利率,中小银行陆续跟进 " 补降 "。融 360 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,2024 年 10 月,银行整存整取存款一年期平均利率为 1.588%,两年期平均利率为 1.701%,三年期平均利率为 2.061%,五年期平均利率为 2.027%,各期限平均利率环比降幅超 20BP。
业内多判断未来存款利率或将进一步下行。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认为,考虑到房价和物价增速仍然偏低,实际利率水平仍然不低,预计 2025 年逆回购和 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降息幅度有望超过 2024 年,降幅达到 30~50BP,存款利率有望同步下调。
"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,银行更倾向于锁定长期限存款。存款产品通常是期限越长、利率越高。" 一名业内人士分析,但近年来由于多次降息,银行不再愿意吸收更多长期资金,因此才出现了短期和长期存款产品利率 " 倒挂 " 的情况。此前也有很多银行停止发行两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。
一年期、两年期银行存款利率 " 倒挂 " 是否将成为新趋势?多位业内人士认为,目前暂时不具备普遍性。
" 一年期和两年期存款利率‘倒挂’的现象较少。目前看,都属于个别现象,并没有普遍性。" 招联首席研究员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,此前包括大行在内也出现过三年期、五年期存款利率 " 倒挂 " 现象。当时,出现这样的情况既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、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行为,也与市场流动性因素相关。
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也认为,利率 " 倒挂 " 并非行业普遍现象,而是特定银行基于自身负债结构采取的短期策略。所有银行都有管理息差的要求和降低负债成本的需要,但不同银行负债结构不同,调整策略也会有差异。
在董希淼看来,近期存款利率 " 倒挂 " 现象反映了银行对利率走势的研判。从中长期视角来看,银行预计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,所以主动减少吸纳当前利率较高的中长期存款。总体而言,出现利率 " 倒挂 " 的银行数量和其对应的存款数量相对都较少,而且多数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并不划算,因此对银行存款规模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。